当前位置: 食品健康 健康热点

开创骨科康复事业新局面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汤山康复中心启用

2024-03-12 16:00:25作者:来源: 阅读量:295

为更好地满足患者对骨科康复的诊疗需求,北京小汤山医院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共建北京积水潭医院小汤山康复中心(以下简称“康复中心”),10月16日开始试运行,12月8日举办正式启用仪式暨“传统医学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学术论坛。康复中心的启用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市骨科临床康复能力,为本市以及全国患者提供临床-康复连续性、高质量医疗服务,共同打造北京市及国家级骨科康复中心和教学科研平台。当日的启动仪式由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书记张金霞主持,昌平区科协党组书记李成旺,昌平区卫健委副主任谭光剑,昌平区科委副主任吴琳,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协远,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姜春岩,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悦,北京小汤山医院副院长王莉、副院长康晓平,以及来自昌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领导、医务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康复中心启动仪式现场

让更多患者享受高质量、连续性临床康复服务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大部分骨与关节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不能尽快出院,造成大量压床,重症患者却不能及时住院。出院后,患者很难自行康复,导致生理功能恢复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解决患者“看病难”“康复难”的瓶颈问题,只有发展康复延续性医疗服务,才能解决患者的康复之忧,也为实现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创造条件,2023年10月,在市属医院康复医联体基础上,北京小汤山医院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共建“北京积水潭医院小汤山康复中心”,构建“共同管理、两院一科、独立运营、合作共赢”的紧密型医疗合作新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积水潭医院整体的收治效率,也使更多患者获得更便捷、更连续的临床康复服务。“康复中心”自10月16日起试运行54天,共收治患者125例,出院63例。

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协远表示,康复是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环节,规范性的康复治疗起着重要作用;双方医院将合力打造国家级高水平的管理、康复、科研平台,为北京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康复中心将充分发挥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引领作用,以及小汤山医院的康复医学软硬件资源优势,两院优势互补,建立“早、快、全流程”骨科临床与康复一体化模式。即日常骨科疾病的早期康复预防+在积水潭医院进行围手术期骨科快速康复+在小汤山医院进行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康复+出院后居家康复,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许多骨科疾病患者在积水潭医院手术后,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由“120”急救车免费安全转诊到小汤山医院,借助早期、主动及快速康复训练,在不到20天时间内,患者肿胀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肌力提高,实现了独立步行和生活自理的康复目标。

建立两院一科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保证患者康复医疗质量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汤山康复中心目前开放床位80张,计划二期开放床位达200张、三期开放床位超300张。设有骨与关节康复病区、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病区及心肺重症康复病区等三个病区,主要收治骨与关节疾病或术后、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心肺疾病及重症康复等。康复治疗中心面积1000余平米,下设骨科康复治疗中心、神经康复治疗中心、神经功能评测与调控中心、心肺康复评测与治疗中心、物理因子治疗中心、吞咽言语治疗室、冲击波治疗室、超声引导下治疗室及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室等。

康复中心实行两院一科同质化运营和管理。医疗团队由双方医院骨干共同组成,包括医师、康复治疗师及护士100余人。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黄强教授和北京小汤山医院武亮教授共同管理,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长期在中心进行管理和临床指导。利用远程与线下方式,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查房与康复指导,两院医务人员互派交流,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康复医疗质量。

昌平区卫健委副主任谭光剑指出,两家医院强强联合,必将进一步推动骨科康复的规范与科研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康复医疗的需求。

 与会领导与专家参观康复中心

创新康复医疗模式和康复体系,共建骨科康复医学高峰高地

康复中心以骨科康复为重点,以神经重症为特色,以心肺重症为抓手,打造骨与关节疾病围手术期的早期主动快速及有效康复矩阵,建立基于“互联网+骨与关节康复”的现代化、智能化骨科康复医疗服务;并以脑机接口智能化康复、神经功能评测与调控及重症康复为基础,打造神经早期功能保护和后期神经功能重塑的全流程神经康复与管理体系。

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悦指出,康复中心未来要立足疑难复杂重症骨科康复,建立“重症-重症后-常规康复”全链条骨科康复体系和立足骨科康复,建立“骨科康复-神经康复-心肺重症康复”多学科骨科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

昌平区科委副主任吴琳希望两家医院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融合,进一步拓展应用基础研究新模式,深度参与到昌平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来。未来,两家医院将通过建立两院一科康复科研共享数据库,重点进行关节创伤后生物力学功能重建、关节损伤或置换后神经功能重建等科研方向研究,携手共建北京市和国家级骨科康复中心和培训中心。

当天举办的“传统医学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学术论坛,由北京小汤山医院副院长王莉主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楠、北京康复医院康复诊疗中心主任郄淑燕、北京博爱医院神经系统康复理学疗法科副主任治疗师郭辉、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副教授刘冬森等知名专家教授倾心分享骨科康复临床经验。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等医务人员踊跃参加论坛学习与交流。




我要评论
请先登录
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全部评论(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或中国经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经济时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或中国经济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中国经济时报或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或中国经济新闻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10-81785180;邮箱:oknews@126.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经济时报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图文/PRODUCT 更多
相关栏目:

健康热点 健康科普 保健养生 健康产业 健康中国 健康专题